这个世界其实是反的……

这个世界其实是反的,如果有人让你顾全大局,那一般你都不在这个局内。有人说要不惜一切代价,你往往就是那个代价。凡是禁止的都是有好处的,不能和你分享。凡是提倡的都是有坑的,需要你来填的。如果你相信的太多,是因为你知道的太少。真相和逻辑是治疗脑残的特效药,只可惜这两副药都是禁药。

 

怎么看这个观点?

 

关于这种观点,只要用6个字来看,就行了:

一定是这样吗?

用这把尺一量,就会发现:

不一定。

既然不一定,那就有办法判断了,如下:

如果作者说的是,所有人都是这样,意思指一定是这样,那他就是错的。

如果作者说的是,一些人是这样,那他就是对的。

如果作者说的是,大多数人是这样,那就要看到底是不是大多数?

如果事实是大多数,那作者说的也是对的。

如果事实是少数,那作者就是错的。

这样去看,才不会被别人和自己的观点误导,而误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。如果还坚信这些观点,以它们来指导人生,那就误己误人。

现在,我们用这个方式来看看这几句话。

前两句,“如果有人让你顾全大局,那一般你都不在这个局内。有人说要不惜一切代价,你往往就是那个代价”,说的是“一般”和“往往”,表示指有些时候是这样,没有说到全部。

有些时候是这样,也就表示,有些时候不是这样。

那只能说,他说得是对的。

就像是A说,张三有些时候吃饭。

那你只能说,A说得是对的。因为,排除极端情况,从正常情况来看,这不可能是错的。

回到事实现象来看,几乎所有的事情,如果只看它外在的现象,那它就总是有的时候,是这样,有的时候,是那样。

比如,树叶到底是什么颜色?

不能说,它是绿色。只要这样说,那就是错的。

只能说,有些时候它是绿色。因为,有些时候,它还是黄色、红色、紫色……不固定。

那因此我们就可以说,树叶是变化的,都是相对的,不是绝对的吗?

不能。

比如:树叶的生长,掉落,那背后的原理和驱动力,就是固定不变的。

树叶只是表象,如果没有那背后的原理和驱动力,就不会有树叶的存在。

树叶,不能单独存在,所以不能孤立来看。

真相是,总是万变中有不变,且都是背后的那个不变,才导致了变的存在。

因此,不要只看树叶,而要看到底为什么会长出树叶,不要看别人说出来的话,而要看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说。

要看背后那个驱动力。

 

再往下看。

“凡是禁止的都是有好处的,不能和你分享。”

这里说的是“凡是”,意指所有。

那么,请问,毒品,到底是好处还是坏处?

如果买毒品像买盐一样方便,你身边随处都是吸毒的人,对你是好还是坏?

“凡是提倡的都是有坑的,需要你来填的。”

这里也说的是“凡是”,也意指所有。

那么,请问,遵守交通规则,是有害还是有益?

如果一走到道路上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,特别是年轻小伙开车像开比赛,对你是好还是坏?

“如果你相信的太多,是因为你知道的太少。”

知道的少,就一定会相信得多吗?

事实,刚好相反。

知道的少的人,通常是固执己见,几乎所有他没见过的,不知道的,他就说那是不存在的,是错的。

因为这样,所以才有坐井观天这个成语。

事实是,见得多的人,才相信得多。

“真相和逻辑是治疗脑残的特效药,只可惜这两副药都是禁药。”

首先,脑残到底是怎么造成的?

是知道的少,又不学习,不提升自己,总相信自己的认为是对的,是固执一大堆的偏见而不自知,造成的。

然后,真相和逻辑是被禁止了吗?

真相,就在那里,逻辑,也就在那里,自己不去找,自己不去用,自己脑残了,怎么能说是有人把它们藏起来了。

这就像是,有一个人肚子饿了,就怪说是有人把他的食物藏起来了,这很没道理。

至少,他应该去找一找,看看自己的食物到底有没有被藏起来,再这样说,才是合理的。

以上,大家就可以把这些观点,看得清楚了。

这些观点,深究起来,明显很不符合事实,但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,很多人深以为然,然后一起来讨厌这个社会。

这其实,很不好。

只要思考一个问题,就能理解:

这个社会是多一点愤怒比较好,还是少一点愤怒比较好?

或者说,你希望你周围的邻居都是脾气暴躁的人,还是春风满面的人?

“真相和逻辑是治疗脑残的特效药,只可惜这两副药都是禁药。”其实只看这句话,就能发现,这段话的作者并不是明白真相的人。

真正明白了真相,就会明白大众“脑残”的真正原因,明白了真正的原因,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。

从真正的真相来看,我们每一个人,注意,是每一个人,都是井底之蛙,不同的是,有的人坐的井很大,可以看到很多,有的人坐的井很小,只能看到很少。

既然都在井里,那还有什么优越的资格说他人。

借今天这个话题,多说几句。

可以学学我们这边的《底层逻辑》,提升思考分析能力,提升洞察力。

所有的能力,说到底,最终都是思考分析能力。

因为,所有的能力,在熟练之后,想要更进一步,成为顶尖,最终依靠的都是思考分析能力。

真传一句话,假传万卷书。

如果思考分析能力不够,就会出现,别人一句话把精髓都说了,你却没有认出来那是比黄金还值钱的宝贝,以为那是废话,把它丢掉了。

那真是损失巨大。

还有,如果思考分析能力不够,就容易误信别人的偏见。

就像今天我们解说的这一段话。

说到底,思考分析能力,决定着理解力,领悟力,决定着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。

评论已隐藏,报名参与后可查看 现在报名
{{li.zan}}
{{li.nickname}}

{{li.addtime}} 回复 - 删除
{{li2.nickname}} 回复 {{li2.renickname}}
{{li2.zan}}

{{li2.addtime}} 回复 - 删除
写评论…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