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透100个常见问题之第41个
有训练营的同学过来问我这个问题,说百度上的答案都太宽泛,不简明扼要,问我怎么看。
关于“边界”这个词,我原有的认知是在问题分析方面,比如:界定清楚问题的边界,以便精准分析。
建立和保持边界感,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,我无法确定这个问题所指的实际意思是不是和我原有的认知一致,当时又忙着和家人打麻将(这是我们家的过年节目),于是回复到“明天我去了解一下看看再回你”。
第二天,我拿着这个问题到百度一搜,出来很多相关的问题,看了几篇后发现,原来这个问题指的是人际关系方面怎样愉悦相处的问题。
果然和我之前的想象不一样。
我一边快速地浏览着那些文章内容,一边在脑袋里收集整理着事实信息,进行着看透问题的第一步:先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(确定事实结果)。
所谓要保持边界感,原来就是指在人际关系中经常会出现过分热情或过分冷漠,让人感觉要么压抑得透不过气,要么疏远得联不上系,没有一个很好把握的度,所以才有保持边界感的说法。
现在明确了具体问题,接下来找问题的原因。
把握不好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
继续看着那些文章里说到的一件件现实事情,我观察自己在遇到那些场景时的内心感受(回到人的内心意愿上看),找到了根本原因。
总的来说,根本原因是:
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带给对方的是打扰还是帮助,所以才导致把握不好度,超出了合理的边界。
因此,要解决就简单了。
只需要弄清楚对他人来讲,怎样会是打扰,怎样会是帮助,就行了。
那么,到底怎样是打扰,怎样是帮助?
同样的,回到人的内心意愿上来看,回想一下自己之前的经历:
哪些人与你接触时,你觉得是打扰?
哪些人与你接触时,你觉得是帮助?
他们当时做了什么导致你会有这样的感觉?
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?
多找几个自己的真实经历,回想看看,找到里面的共性。
那个就是答案。
想想吧。
评论区见。
一,让自己尽可能带给他人帮助,而不是打扰。
具体怎样做?
1、先看对方有什么需要
2、再看自己有没有在满足对方需要
怎样看对方有什么需要?
有3种方式:
看他有没有在主动寻问什么?
看他有没有在主动寻找什么?
如果他没有寻问,也没有寻找,那就看对方正在做什么。
知道对方所做的事情后,我们自然能知道他可能会有什么需要。
二,让他人知道怎样的方式对自己来说是打扰
正常情况下,很多时候,别人并不是有意要打扰我们,而是他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那是在打扰我们。
所以,
如果你感受到被打扰了,
那么向对方明确说明你的需要,
就行了。
有朋友可能会疑问,这样告诉对方,对方会接受吗?
对方接不接受取决于我们的要求有没有明显影响和打扰到对方。
如果你的要求没有明显地影响和打扰对方,那么对方自然会接受。
所以,只要把自己的需要明确向对方说明,这时,人家自然会停止那些行为。
如果对方还是不停,怎么办?
那样的话,那就不是建立和保持边界感的问题,而是怎样应对冲突的问题了。这超出了今天这个主题的范围,先不聊。 - 回复 - 删除
突然口渴了,有人正好问你,要不要喝水……会觉得是帮助。
正在打电话,身边人很大声地说话……会觉得是打扰。
有点微胖,但自我感觉刚好,这时有人一直良言苦口地劝你“你应该要减肥”……会觉得是打扰。
里面的共性是:
顺应对方的内心需要,是帮助。
违反对方的内心需要,是打扰。 - 回复 - 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