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7点,摆桌子,放样品,拍视频。
为了应对开播时一开始自然流量不足,我们拍了一个直播引流视频,到时给这个视频投dou+,用它来给直播间引流。
自觉拍的不够好!
我想多拍几次,再拍个更好的,我弟长江不想拍,他觉得够好了。
相互多说了几句之后,进入了分歧状态,这下,听谁的?
我静静想了一会儿说,要不这样,现在我们每拍一遍,你就自己来看一遍效果,你要是觉得行,那我们就过。
他说,刚刚那条我就觉得可以。
我说,那我再看一遍。然后对他说,那你再看看。
他再看了一遍,说,可以。
我说,好。
结束拍摄。
那“一会儿”我想到了这些:
现在,我的拍摄,之前没专职做过,不专业;长江的出镜,之前也没做过,不专业;这些在前期肯定需要好些时间,可能需要我们拍上几十个视频才能做到比较满意的水平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想说1-2天中就可以做得很好,这不现实。急这一两天也急不来。
还有,我们的直播主要是帮大家试用产品,看看它到底好不好,值不值得买,内容本身才是能为大家带来价值,对大家有用的部分。这个才是核心。现在,我们实力不够,人员不够,那就先集中精力做好重要的事情,把好钢用在刀刃上。
还有,这样就相当于我把决定权交给了长江,如果他能下决定,那么到时他自然就会关心这样决定后的结果。如果到时结果比较好,那很好,如果到时结果不好,那他多半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,就会在下一次想着慎重一些。
只要上心了,事情就好办了,这对我们长期的共事来讲,是好事情。
团队里难免出现碰撞,说到底碰撞都是来自于做事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同,如果要减少碰撞,最好是在招募合伙人和招聘员工的一开始时,就选到做事态度和价值观一致的人进入,这样就能避免这个问题。
那如果像我这样(是亲人),无法避免,怎么办?
那可以试着让他决定。
这样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关注结果,然后自然地上心。
当然,这样可能会走上几步弯路,但是,这样才是最合适的办法。
因为,一个人只有自己上心了,才会把事情做好。
所以,如果就算做错了损失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,那么可以用这个方式,放权,让他定。
文君把他公司的工作辞了,已买了7号的车票,准备来这边呆上一两个月。
他之前提了2-3次说过来我们这边呆一段时间,我推脱到,我们这边在农村不方便你解决单身的问题;还有,那时我们的工作也还没有正式开展。
现在,直播要马上开始了,我发现我们这样的直播,我和我弟两个人几乎没可能忙过来;
然后,文君入职的公司那边,一个月了还没有摸索出一条盈利的路,通过这1个多月的交流发现,文君他公司那边负责人的运营思路一直不太合适,但那负责人好像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没看到有改变思路的迹象,这样就会导致短时间内(接下来的1-2个月)他们不太可能有大的改观;
再则,如果只呆上一两个月,那也对单身问题没什么大影响。
于是让他先过来了。